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七篇
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,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,方案是书面计划,具有内容条理清楚、步骤清晰的特点。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教学设计方案 篇1第一课时 有趣的游戏(口语交际)
学习目标:
1、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,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。
2、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。
3、交流感受,学习提问。
教学重点:说清楚游戏怎样做,怎样有趣。
教学过程:
一、情境导入“明游戏”
1、师带学生做“我说你做”的游戏。
2、这个游戏可不可以一个人自己玩呢?(请生试着自已说自已做,然后谈感受)
3、老师小结:做游戏至少要有两个人以上才能玩,大家一起玩才有意思。做游戏能给我们带来快乐,还能让我们交上朋友。老师能和你们做朋友吗?(握手)今天这节课,就让我和我的好朋友一块做游戏,说游戏,好不好?
二、大家一起“做游戏”。
1、首先,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有趣的游戏,这个游戏叫“贴鼻子”。(介绍玩法,而后组织学生玩“贴鼻子”的游戏。)
2、同学们都笑得好开心,你觉得刚才玩游戏的时候,谁最有趣?
(游戏过程中,注意引导学生观察,用自己的语言影响学生,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听、玩和自己的观察,感受游戏的是“怎样玩”和“怎样有趣”的,为后面的“说”作铺垫。)
三、分享快乐“说游戏”。
1、快乐要和别人一块分享,今天晚上你回到家里,就把这个有趣的游戏说给妈妈听,好不好?想想,你要告诉妈妈,你们今天做过的游戏怎样好玩,怎样有趣,那该怎么说呢?
2、师生扮角色进行情境对话表演,其间教师相机指导,反馈纠正学生在表达中出现的问题。
3、师生共同小结:①先介绍是什么游戏②再说说这个游戏怎么玩③最后讲讲玩的时候怎么有趣,为什么大家会哈哈大笑。
四、合作交流“学游戏”。
1、你们还玩过什么游戏呢?
2、呵,你们会玩的游戏可真多!把你的快乐和大家分享吧。现在,你愿不愿意把自己玩过的游戏说给大家听听?老师有个建议,你们看这样做好不好:你们先在小组里说给自己小组的同学听听,大家呢,要认真地听,看看谁说的游戏最有趣,你们就选他作你们小组的代表,待会上讲台说给大家听,好不好?
3、小组为单位,交流游戏怎么玩,怎么有趣。
4、推选代表把组内最有趣的游戏介绍给全班同学。(师:发言的同学说完之后,你如果还是没弄清楚游戏是怎么玩的,你可以继续问他。)
5、小朋友,会玩也是一种本领哟。今天同学们介绍的游戏你都会玩了吗?如果还有你很想玩又还不会玩的游戏,快找他问一问吧。(下位自由交流)
五、儿歌升华“乐游戏”。
1、做游戏,真有趣。游戏给我们还来了快乐,游戏使小伙伴更加亲密。今天这节课,老师和你们一块做游戏,说游戏,非常地快乐。就让我送一首儿歌给大家作为礼物吧。要不要? 请大家注意听,这样才能收下我的礼物哟。
2、师诵儿歌:
做游戏,真有趣,大家一起多开心。
小伙伴,快快来,我们一起玩游戏。
你笑,他叫!好朋友们哈哈笑!
哈哈——!
3、指名读。齐读。
4、看来,我的礼物同学们都收下了。谢谢大家。
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内容: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90页的内容。
学习目标分析:
1、认知目标:在具体问题情境中,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,理解平均数的意义,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。
2、能力目标: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,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。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,发展统计观念。
3、情感目标: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,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,积累学习数学的情感。
教学重、难点:
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。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,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: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。
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
多媒体课件
教学过程
一、创设情景导入新课
1、 李明和王小飞两位同学要进行篮球的定点投篮比赛。
(课件出示)比赛规则:每人各进行3次1分钟的定点投篮,以每次投中个数为成绩。
(课件出示)比赛成绩统计图:
观察,你从统计图中知道了什么?
问题:谁赢了?为什么?
2、 王小飞再投一次,(课件出示成绩统计图)
问题:现在谁赢了?为什么?
发现问题:次数不同,比总数不公平。从而引出新课
二、新知探究
(一)、认识平均数
1、合作讨论
讨论问题:次数不同,比总数不公平时,该怎样比才公平?
2、 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
想一想:(以李明三次投球为例)能计算出李明三次投球成绩的平均数吗?
教师适时板书:(7+3+8)÷3
=18÷3
=6(个)
问题:(1)、“6”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?
(2)、我们是怎样求出7、3、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的?
小结方法:先求和再平分。
3、理解平均数的意义
(1)、引导:不计算,有办法找到李明三次投球成绩的平均数吗?
小组讨论
根据学生回答,课件出示移动变化的过程和结果。
说一说:根据刚才以多补少找平均数的过程,说说你对平均数的理解。
想一想:“6”表示的是李明三次都投中6个球吗?“6”表示什么?
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,认识平均数的特征。
3、 即时练习
学生独立完成求王小飞平均每次投中球的数量。
组织汇报,交流方法
结论:通过比较平均数,谁赢了?
通过这次比赛的经历,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?
4、 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
想一想:在平时的生活中,你们见过平均数吗?
三、联系实际,拓展应用
1、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吗?为什么?
(1)、不会游泳的小明身高140cm,他要到平均水深110cm的河里游泳不会有危险。
(2)、小明家去年4个季度的用水量分别是16吨、24吨、35吨、21吨。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量是(16 ……此处隐藏8136个字……情朗读课文:
读出从“难过”到“高兴”的心情。
评:通过抓一组反义词,把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全概括了,教学环节简洁,又抓住了关键。
⑶ 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,谁来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经过告诉妈妈,想一想该怎样说?
评:这样等于让学生复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,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,而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“告诉”一词的意思。
四、小结全文,课堂练习
1、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?
2、填空练习:
⑴ 小鱼(摇)着尾巴,在(河里)游来游去。
⑵ 黄牛(甩)着尾巴,在(树下)吃草。
⑶ (燕子)摆着尾巴,在(空中)飞来飞去。
⑷ 小鱼用尾巴(拨水),黄牛用尾巴(赶蝇子), 燕子用尾巴(掌握方向),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,还能(长出来)。
评:总结课文,既要归纳课文,又要进行语言训练。
五、知识延伸,相机进行语言训练
1、阅读短文《有趣的尾巴》了解文中提到的松鼠、啄木鸟、猴子、响尾蛇等动物尾巴的作用。
2、选择上述短文中提到的一种小动物,照书上第3至第5自然段的顺序,说一说小壁虎怎样向这些动物借尾巴。
评:这样训练学生说话,既拓宽了知识面,又依照课文进行成段说话的训练,将增长知识和有条理地说话训练结合起来。(点评:王秀荣)
教学设计方案 篇7一、教学任务分析
人教版八年级语文(上.下)课本第五第六单元都是文言文单元,《马说》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(下)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.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。其时,作者出登仕途.,很不得意,心情郁郁,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.本文正是以良马喻英雄,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,才可发挥才干,否则很可能遭埋没,极写知遇之难,寓意委曲深致,文气矫健挺拔,有尺幅千里之势。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,并对统治者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。
二、学生分析
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二十几篇的文言文,而且课外也接触了不少文言文。所以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,而且也积累了一些文言文常用词语的用法.这篇短文可读性强,文字也不算很深,学生理解大意应该不难。但是他们毕竟才是初二的学生,以他们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,难以完全理解文中韩愈所要表达的感情.基于此种情况,本堂可课以朗读为主,让学生能够熟练的背诵课文,这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,而对于内容则点到为止,不作过深的讲解.
三、教学目标
1. 能够当堂背诵课文.
2. 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.
3. 掌握几个文言实词.虚词的用法.
四 、教学过程、安排
(一)导入 新课
由《神雕侠侣》中杨过遇小黄马的经历导入 。
小黄马是一匹千里马,而杨过则象是我们传说中的伯乐。小黄马在遇到杨过之前,最多也只不过给奴隶他的人运运柴火,还要遭羞辱;遇到杨过之后,本是一匹干蹩的瘦马变成了一匹日行前里的宝马。今天我们来学习韩愈的《马说》,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。
(二)正音正字
祗(zh?) 骈(p?an) 一石(da) 食(sì)马者 其真无马邪(yé)
(三 )朗读课文
1.听课文录音,注意节奏和重音。
2.领读,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。
3.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。
4.学生在看完注释后大声朗读两遍。
5.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,要求读得通顺,语音正确,不读破句。
6.针对学生朗读情况,学生自评,教师适当点拨。
7.学生齐读。
(四)感知课文内容
1.教师出示讨论题,学生分组选择题目讨论。
(1) 文章一开头,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
(2) 没有遇见伯乐,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?
(3) 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?其根本原因是什么?
(4) 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?
(5)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?
(6) 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?
(要求: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用原句回答)
讨论明确: ①,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,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
②,只辱于奴隶之手。骈死于槽枥之间,不以千里称也。
③,食不饱,力不足,才美不外现,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。
④,且欲与常马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。
⑤,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尽其材,鸣之不能通其意。
⑥,其真不知马也。
2.翻译课文
这篇短文文字不深,不须逐字逐句的翻译,让学生在前面对照注释的基础上,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,大家共同讨论。
教师指出几个常用的实词、虚词的意义或用法。
名词 鞭子 代词 代词 sì 动词 通饲喂
策 其 之 助词 食
作动词 鞭打 语气词 动词 shí 名词 食物
3.在此基础上朗读课文,要求读得流畅,语气、重音、停顿和速度得当。
(1) 同桌间互相听读
(2) 男女生比赛朗读
(3) 全班齐读
(五) 研读课文,品味意境。
1 教师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
2 作者所说的食马者 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?
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,学生不难理解:
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
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
千里马比喻人才
3 全文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? (怀才不遇,愤懑不平)
4 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。
5 学生读课文,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,铿锵悦耳,声情并茂
6 要求学生背诵课文
(六) 拓展延伸
讨论: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?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,人尽其才?
五 教学检测反馈设计
背诵课文并给韩愈写一封信,抚慰他怀才不遇,愤懑难平的心情.
六 自我评价
我以为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亮点有三:
1.导入 新颖.<>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非常爱看,以之导入 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.
2.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:范读、领读、大声读、小声读、男生读、女生读、个人读、齐读,多种形式反复诵读,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训练,也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当堂成颂。像《马说》这样的经典名篇能够背诵,从长远观点看,这是最使学生受益的。其三就是对讨论的问题没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讨论,而是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、兴趣作出选择,这样能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上来,成为课堂的主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