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仲和鲍叔牙发言稿
在不断进步的时代,接触并使用发言稿的人越来越多,发言稿可以按照用途、性质等来划分,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。那么,怎么去写发言稿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管仲和鲍叔牙发言稿,欢迎大家分享。
管仲和鲍叔牙发言稿1
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,很荣幸在这次读书会上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。
提起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,大家马上就能想到春秋乱世的第一位霸主──齐桓公吧。春秋乱世,英雄角逐,齐国公子小白被管仲一箭射中衣带钩,装死方才得以逃脱。但其即位后将昔日几乎置自己于死地的管仲委以重用,前嫌尽弃。此等胸怀雅量,彰显了齐桓公求贤若渴之心,振兴国威之志,霸主之名怎能不非齐桓公莫属?
君不见,山不让尘,川不辞盈。齐国宫廷内外燃起层层火炬,那是齐桓公以庭燎之礼日夜接待各国人才,除相国管仲外,他以非凡的气度和胸襟赢得了天下贤士之心。回溯历史长河,多少豪杰如齐桓公一样礼贤下士?刘玄德“举国托孤于诸葛亮”,而诸葛亮也“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”,只为报当年刘备“三顾茅庐”的知遇之恩;唐太宗重用曾为李建成部下的魏征,终助其“文武并用,垂拱而治”,成就万国来朝的盛世大唐。正所谓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”,君子任用人才,不念仇恨瓜葛,不计一己之力,而是包容体恤、兼怀大度。
君不见,致安之本,唯在得人。除胸怀宽广之外,齐桓公还知人善用。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”齐桓公的慧眼与信任,成就了一对流芳千古的明君贤臣。孔子评论桓公“九合诸侯”乃“管仲之力也”。其实,管仲之大放异彩,何不恒公之力也?商鞅之变法图强,何不秦王之力也?东坡之年少名满京城,何不欧阳修之力也?萧红之名噪一时,何不鲁迅之力也?傅抱石成一代绘画大师,何不徐悲鸿之力也?山下俊彦之壮大松下电器企业,又何不松下幸之助之力也?正所谓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,人尽其才则百事兴。
君不见,“江山代有人才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。”在21世纪的今天,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,约里奥·居里有言:“要使山谷肥沃,就得时常栽树。我们更应当注意培养人才。”祖国为人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,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拥有成为人才的能力,包容人才的雅量。当然,我们已经看到,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我国经济的不断转型,我国不仅培育出优秀的年轻一代,还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,他们纷纷在人工智能,生物医疗,程序设计等尖端领域大显身手。
同学们,齐桓公的“慧眼识英才,壮志兴国家”已成为历史烟云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让我们也成为一个胸怀宽广,格局博大的君子,既成就自己的一番伟业,又为我盛世中华梦圆贡献力量!
我的发言到此结束,谢谢同学们!
管仲和鲍叔牙发言稿2
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重读“管鲍之交”的故事,我深有感触。相比胸怀宽广、重用贤才的齐恒公和足智多谋、忠心为国的管仲,我更欣赏的还是具有独到眼光、会识人的鲍叔牙。
鲍叔的独到眼光体现在对人才管仲的辨识上。虽然管仲做生意总是多分财利,但鲍叔知道是因为贫困;虽然管仲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,但鲍叔知道是因为时运不济;虽然管仲在打仗时逃跑,但鲍叔知道是因为他还有老母亲要照顾。怪不得管仲说: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鲍叔也。”鲍叔没有因为这些而忽视他的才能,反而将他举荐给齐桓王,管仲最终也不负期望,辅助桓公“九合诸侯,不以兵车”。由此足见鲍叔面对“千里马”有着“伯乐”之贤。
鲍叔的独到眼光体现在他对齐桓公的洞察上。在争夺君位之时,管仲带兵阻击公子小白,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,好在小白装死逃脱。但如此一来,管仲便成为即位齐桓公的大仇人。在这样的'情况下,管仲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己是万幸,更别指望能在齐桓公身边担任要职了。但是鲍叔让这样的不可能变成了事实,他洞察齐桓公,深知齐桓公并不是斤斤计较、心胸狭隘之人,了解齐桓公对贤才的重视,以此才推荐管仲,促成此事。
鲍叔的独到眼光还体现在他对自己的准确定位上。鲍叔固然是个有能力的人,小白即位为君后,就想要任用鲍叔为相国,掌管国务。但鲍叔本人并不认为自己能胜任这一职位,他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够,于是强力推荐管仲担任相国,而自己甘居其下。正如管仲评价鲍叔,说他“上且钩乎君,下且逆乎民”,做清官可以,担任相国不行。这正验证了鲍叔的做法。老子说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鲍叔知人知己,堪称明智。
鲍叔是连接管仲与齐桓公的纽带。正是他的引荐,成就了管仲的功勋,从而成就了一个强大的齐国。反观当今社会,像鲍叔那样眼光独到的人并不多。有时,人们会放大他人的缺点而对优点视而不见;会耍小心机对能力比自己突出的人仇以视之;会高估自己的实力不把他人放在眼里……
同学们,我们需要向鲍叔学习,学习他知人善任、主动让贤的宽阔胸襟,培养自己的独到眼光。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怀抱这样的大格局,去成就自己的伟大抱负。
我的发言结束了,谢谢大家!